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它不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多样,而且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了解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措施,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至关重要。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障碍:脑瘫儿童在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大运动方面可能会明显滞后于同龄儿童。他们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异常姿势,如头后仰、角弓反张、双上肢后伸、拇指内收等,手脚不协调,甚至可能出现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的情况。
2.言语和沟通障碍:大多数脑瘫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表现为口齿不清、语言表达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失语症。发音不清、口吃或语速过慢也是常见的表现。
3.感官问题:不少脑瘫儿童伴有斜视或近视,听力减退,表现为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
4.智力障碍:脑瘫儿童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智力正常的儿童约占1/4,而智力轻度至中度不足的约占1/2,严重智力障碍的约占1/4。
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脑瘫儿童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口腔闭合困难、流口水等现象。部分儿童还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的情况。
6.情绪和行为障碍:脑瘫儿童可能会情绪波动大,易激动、哭闹,也可能表现出固执、任性和易怒的行为。
7.继发性的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脑瘫儿童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的健康问题,如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等。
脑瘫的预防
脑瘫的预防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级预防:主要目的是防止脑瘫的产生,研究预防能够导致脑瘫的各种原因以及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这包括孕期保健,如避免孕期大量吸烟、酗酒,预防妊娠期感染,保持母体营养良好,避免外伤和疾病等。
2.二级预防:对已经造成脑损伤的患儿,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发生残疾。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脑瘫患儿的功能障碍。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使脑瘫患儿的功能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继发症。
3.三级预防:是已经发生残疾的脑瘫,应通过各种措施,预防残障的发生。尽可能保存现有的功能,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和途径,积极预防畸形、挛缩的发生。包括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使脑瘫的残疾不会成为残障。辅助器具的使用、社会环境的改善等也是防止残障的重要因素。
脑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过全面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脑瘫的发生,减轻其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
上一篇:脑瘫可以预防吗?来听听昆明康瑞医院康复专家郑琳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