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特发性震颤这一运动障碍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它表现为手部、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在特定姿势或运动时出现不自主的节律性抖动,情绪紧张、疲劳、摄入咖啡因等因素还会加剧症状。据统计,普通人群中该病发病率大约为0.3%~1.7%,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达5.5%左右。传统观念认为其是良性、家族遗传性的单症状性疾病,如今则被认定为缓慢进展、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小脑功能异常等因素都可能与发病有关。面对这样的疾病困扰,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凭借先进的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为患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
精准施治:个性化方案助力患者康复
尹先生,一位39岁的患者,五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了双手姿势性震颤,且症状在近两个月内显著加重,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面对这一困境,尹先生选择了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这里,神经外科首席专家陈鸿耀主任及其团队对尹先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根据其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考虑到尹先生的情况已符合手术治疗指征,陈鸿耀主任决定采用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对其进行治疗。手术由陈鸿耀主任亲自主刀,经过精密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尹先生恢复良好,双上肢的震颤症状明显消失,自控力显著提高,能够轻松拿起物品,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尹先生对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的精湛医术和周到护理表示了衷心感谢。
科学认知: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原则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和手术两种。在治疗时,需遵循一定原则:轻度1级震颤患者无需治疗,只需调整好心态;2级震颤患者可在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2—4级震颤且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不佳的重症震颤患者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先进技术: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的显著优势
立体定向毁损术作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诊治手段,利用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如CT、MRI等)和立体定向技术,能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病变部位。在局麻状态下,医生通过微小的颅骨钻孔,将微电极或穿刺针等显微器械精准置入脑内特定靶点,利用射频或激光方法消除部分兴奋性的神经细胞,从而有效缓解震颤症状。该技术并非“一刀切”,而是通过选择性破坏过度活跃的神经元环路,相当于给失控的震颤引擎安装制动阀,尤其适合药物耐受性差、年龄偏大或无法耐受DBS手术的患者,是药物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的重要补充方案。
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具有诸多优点:
①定位准确,可利用多种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病变的部位、大小、体积、形状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②微创安全,局麻下钻孔入颅,通过神经导航寻找合适手术路径,对颅内病灶进行准确毁损,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在局麻清醒状态下完成,安全系数高;
③起效迅速,实施毁损后能较快见效,震颤、僵直、肌张力障碍、步态异常等症状可得到缓解;
④术后恢复快,由于手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只需观察5 - 7天即可出院。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案。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的成功开展,为特发性震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诊疗方案。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守护大家的健康。
上一篇:45岁教师频繁手抖,误以为“帕金森”,检查后竟是这种病!昆明康瑞脑科医院专家:这些诱因要警惕!
下一篇:没有了